审理抚养费补偿纠纷案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佛山律师工作室』
网站首页 | 法律资讯 | 佛山新闻 | 高院文件 | 合同范本 | 法律服务 | 法律顾问 | 部门信息 | 损害赔偿 | 诉讼须知 | 
  您现在的位置: 佛山律师工作室 >> 婚姻家庭 >> 正文
佛山注册律师,擅长公司法务、债权债务、交通事故、刑事辩护、建筑房产、合同纠纷、婚姻家庭、担保纠纷、劳务纠纷等领域。
执业机构:广东国慧律师事务所
咨询电话:18024919588
委托专用:13724978228
律所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海五路南纺大厦首层
热门文章
· 民间借贷的各种类型[4955]
· 物权登记不能对抗实际不动…[4405]
· 突发疾病视同工伤的构成条…[4951]
· 房屋未过户是否影响离婚协…[4310]
· 福建高院再审为19年前绑架…[9538]
推荐文章
· 请刑辩律师到底有没有作用…[5752]
· 企业法律风险全面检视[16642]
· 法律顾问制度在公司治理中…[24624]
· 小企业追债技巧[17865]
· 以法律手段化解经营风险[13487]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审理抚养费补偿纠纷案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审理抚养费补偿纠纷案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作者:李晓理 | 转贴自:中国法院网 | 点击数:4570 | 更新时间:2005-8-6 | 文章录入: ]
收养关系被依法确认无效后在处理人身关系的同时要处理财产关系即抚养费补偿问题,本文从审判实践的角度讨论审理该类案件中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补偿抚养费应包含的内容

    按照婚姻法及收养法有关抚养费规定的理解,抚养费应当包括保证被收养人正常生活所需的生活费和教育费。当收养关系确认无效后,送养人一般要补偿收养人一定的抚养费,该数额的确定,可根据抚养被收养人的实际消费或当地的生活水平确定,如果协商不成,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按其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无固定收入的,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按20%至30%比例确定。

    一些收养人进行诉讼时,在主张抚养费的同时,尤其是对抚养对象系婴幼儿的被收养人,往往提出对方还须承担误工费,理由是婴幼儿没有母乳供养,全凭喂养奶粉及专人日夜照料。笔者认为,抚养年龄较小的被收养人虽然确实会耽误工作,从而影响收入,但因收养行为所形成的债务关系,毕竟不同于其他民事行为如人身损害、合同纠纷所形成的债务关系,此类债务履行可以要求全部履行,而收养之债则只能适用补偿原则,而不适用全部赔偿原则,这主要是考虑到收养关系被确认无效的处理不仅包含法律因素,而且还包含道德因素,不可能采取“五两换半斤”的机械式补偿。当然被抚养人是婴儿时,虽然对收养人的误工费不能直接支持,但可以采取适当提高抚养费的比例予以解决。

    二、关于抚偿费补偿主体

    在因收养关系无效引起的抚养费补偿纠纠纷诉讼中,补偿的主体当然是送养人,但由于送养的情况复杂,主要由夫妻二人共同送养,由夫或妻单独一人送养,由其他亲属送养等等。夫妻二人或其他亲属送养,抚养费的承担主体确定比较简单,即由共同送养的夫妻承担补偿抚养费的义务,其他亲属作为送养人,由该亲属承担补偿抚养费的义务。由丈夫或妻子一方单独送养的情况确认抚养费补偿主体较为复杂。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单独一方送养,如果夫妻双方无特殊矛盾,收养方有理由相信送养行为是夫妻二人的意思表示,则该送养行为适用表见代理,即由夫妻二人共同承担抚养费补偿义务。如果夫妻双方的关系处于特殊时期,单独一方作主将子女送养他人,被确认无效,虽然丈夫或妻子一方在送养过程中有过错,但由于夫妻家庭财产的共同财产及对外的连带责任关系,夫妻均应当为抚养费的补偿主体。有人主张夫妻中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补偿责任,该主张无论是在审判意义还是履行意义上都值得商榷。婚姻关系解除后,由一方作主送养后被确认无效的,由该送养一方承担抚养费的补偿责任,而另一方则对此没有义务。

    三、关于抚养费承担双方的责任划分

    收养关系被确认无效,一般双方均违反了《收养法》的有关规定,亦是说双方均有过错,那么送养人补偿收养人的抚养费在法定数额内是全部补偿还是部分补偿呢?对此司法实践中。有了两种倾向,一种意见认为应适用过错原则,对收养期间的抚养费由送养人和收养人双方负担,一种意见认为应适用民法上的公平原则,由送养人按法定数额全部补偿。

    笔者认为,收养关系被确认无效,收养人因抚养被收养人所付出的代价,应当由送养人承担。这是因为收养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民事关系,收养行为上的过错虽然违反收养法律规定,但这种违法对社会危害性比较轻微,而且具有情理因素,被收养人被判定“返回”送养人抚养,非法收养期间的抚养费应让送养人负担为安,如果收养人仅得到部分补偿,虽然有失公允。

上一篇文章: 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认定标准
下一篇文章: 试论夫妻约定财产制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